勤书网 勤书网
登录 | 注册

正在阅读> 原来不够爱你> 章节目录> 该死的回忆(二)

选择阅读主题:

该死的回忆(二)

作者:叶无络 | 发布时间 | 2016-11-24 | 字数:3131

刘苏睡的书房这边,刚好挨着邻家的阳台,阳台被他们改做了厨房。不知邻居家是不是狂热地爱上了夜宵,常常半夜里认真的煎炸烹炒。

夏夜里,油烟机的轰鸣声和油锅里的滋啦声格外响。她开始失眠了。一天没事,三四天下来,倦得跟考拉似的,动都不想动!不得以。婆婆心疼她,商量晚上让她回娘家睡。

于是每天,她都等婆婆下了逐客令后,才回到父母的家里。她做的饭,婆婆说味道好,尤其是她炒的西葫芦:“这孩子,能把这玩意儿切得这么细!我可切不了!”

十多天后,婆婆在南明待不住了,因为太想念自己的儿子。等不及他请假回来,便打算自己去丽水跟儿子团聚,可以陪儿子多待些时候。

老俩儿要去丽水,婆婆没有邀请刘苏同往。刘苏便自觉退下,她太清楚,儿媳再好,也不是亲生的。母子相见,才是重点。

婆婆不叫她一起去,该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老人节约,也不愿孩子们破费。在南明去景点时,婆婆就开诚布公地跟刘苏商量:“孩子!这些景点你都去过了,就不用陪我们去了。花钱不说,对你来说也没有多大意思!让你花钱,妈心里过意不去,让我花钱,妈也觉得不值当!呵呵!你该干嘛就去干嘛,我跟你董叔自个慢慢玩!身体都好,轻手利脚的!”

刘苏觉得婆婆的理论有些特别,还是坚持自己陪同的观点。最后,连董叔也出来帮腔婆婆,刘苏才转了念头。她很实在,认为孝顺老人不是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而违拗老人的意思,也许自己在,他们真的不自在。虽是儿媳,但加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过一个月左右。就像前两天,她带二老去了南湖,因南湖与动物园只隔不到一公里,她就一气带他们去逛了。因为自己父母也是这样走的,他们的年纪又相仿。她却没想到,公婆在小城里呆惯了,不习惯走这么多的路。待她觉得老人累了,回程就打车,老人又心痛车费太贵。现在公婆提出这样的要求,她也只好接受。好在他们身体健朗,他们高兴就随他们吧。如果去远一点的景点,她就给他们报个团。当然,这些必须是跟于少甫商量过的,他也觉得这样挺好。

另一方面,刘苏没有表示要跟去,是她了解丽水的情况,如果自己再跟去,住的问题将会很难办。这一去得住半月一月的,部队招待所就只有不多的几间,不能这么长时间住着。老人又节俭,不愿住旅馆。这让于少甫很为难。幸好,他的一位在丽水安了家的战友听说后慷慨地从自己的家里匀出一间屋子让老俩儿住着。战友家中只有老婆孩子,所以不碍什么事。这份情意,于少甫自然感激不尽!

令刘苏觉着有些好笑的是,这位好心的郑姓战友在部队恰恰是被好多人看不起的。因为此人是地道的南明人,有好多所谓的城市病,地方大学毕业后入伍。听议论说:小郑做事做人都太肉。比如,工作里挑不起挡子,办事成效不高;没有个当干部的样儿,老是客客气气的立不了威;又比如,当初他老婆怀了孕跟来,做老公的小郑一到中午就请假回去给老婆做饭,还承包了所有的家务,老婆只管孕育肚子里的孩子就成,活脱脱的被他伺候成了娘娘,最有趣的是,小郑夫人怀孕脸上不长蝴蝶斑,因为都长在了小郑的脸上……

刘苏也见过,那些斑当真长在小郑的脸上。当初于少甫跟刘苏讲起这些的时候,刘苏从心里羡慕小郑的老婆,有这样会疼人的老公真好。可惜,她没敢直白的讲出来,因为于少甫在讲完了小郑家的趣事之后,就给刘苏戴了顶高帽子:“他那老婆,真不咋地!听说是个富二代,矫情得很,一天就知道享乐!部队的人都笑小郑天天回家做饭。特别是中午那顿,这里是部队,又不是一般的企业单位,由着自己来!还是我命好,我老婆知书达理,大气懂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于少甫给刘苏的高帽子戴得漂亮又自然。所以当时刘苏不能再把羡慕小郑老婆的话讲出来。老公夸的是自己,自己怎能还好去挑剔他。

只是好心的小郑这样仔细对待老婆也没得了好结局。小娇娘回家生完孩子,做完月子后就恢复了爱玩的本性,常常玩到不醉不归。反正老公在一千多里地外工作不回来,反正孩子可以扔给老妈和保姆,所有的人都纵容她,以为她总有一天会懂事的。直到有一天,不到一岁刚学走路的孩子不慎从楼上跌了下来,摔断了小胳膊,粉碎性骨折!而这个时候,他那爱玩的母亲还在酒吧里纸醉金迷。小郑忍无可忍,结局以离婚收场,离婚后,孩子归小郑抚养。不知道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人带孩子不容易,还是受伤太深的缘故,小郑很快就又结婚了。他找了丽水当地的一个寡妇,带着俩孩子,年纪大了他好几岁。而这次让于少甫爸妈住的房就是小郑在丽水的新家。

当刘苏听到关于小郑的这些传闻时,心里很替他感到难过!这一结婚,就等于把家安在了丽水,那怕转业也基本就在丽水了。而小郑在省城南明的家听说条件也是很不错的。那时的刘苏还不知道,自己的婚姻结局也好不哪里,多年后,懂事大气、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自己还是要轮为糟糠受人嫌弃的。

公婆在丽水待了二十多天。每天,于少甫都在电话里告诉刘苏当天的情况:他带老人去了哪些个景点,去吃了什么特色的东西。老妈有些轻微的高原反映、董叔不适应干燥的气候老流鼻血……于少甫也在电话里说:“好几个战友都问呢,你怎么没来?”刘苏就在心里猜想,大约都觉得自己不是个孝顺儿媳吧。

二十多天后,公婆回南明,于少甫也回来了。他是回来公干的,能在南明待五天,然后出差北京。婆婆定了第四天晚上的火车票,比于少甫提前一晚离开。而于少甫也因此闷闷不乐!他不能陪母亲一同走上一程。回来五天,四天在总队开会,他只有第五天早上的一点点时间,而飞北京的时间就定在中午。谁也不知道,就在第四天的晚上,刘苏和于少甫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战争。

他在家的这四天,刘苏只能在晚饭时见到他。因为家里只有一大一小两张床,刘苏还是只能回到娘家去睡。每晚,于少甫都把刘苏送到岳母家楼下,再回去陪伴几年才能见一次的母亲。

第四天晚上9点,公婆就要启程。中午,刘苏爸妈请吃饭,于少甫也请了假来。一直到下午二点半才结束了午餐。菜点得多,剩下不少,婆婆就让打了包。出了饭店,刘苏跟公婆回家,于少甫还得去单位办余下的事。在等车的时候,两个人就隔着马路在站台上对望着,很近又很远的样子。婆婆在一旁都看在了眼里。

下午,于少甫不到五点就回来了,张罗着要去吃饺子。东北人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可婆婆不想去:“不去!整那虚的干吗?中午你岳母点那么多菜,吃太饱了。这才刚回来,吃不下去!”

于少甫继续坚持,那也是他的一份心。这一别,又得一两年后才能见到母亲,他想把能想到的礼都做到。

“不去!听妈话!咱就在家,要是饿了,把今天打包的菜热热吃就行了!妈就想在家多待会儿!”婆婆也很固执。

“要不听妈的吧,我们就在家吃,一会儿我去焖点米饭!”。而刘苏突然就从婆婆的眼神和言语中懂了她不愿去的原由。吃饭是不重要的,她更想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多待会儿。

于少甫正坚持的当儿,妻子却跳出来支持在家吃,他觉得相当的郁闷!可四个人有三个表示一致,那他只有随从的份了。

看时间还有富余,刘苏就拉着于少甫去家对面的商业区。她想给姐姐的女儿带两件衣服回去。前两天她就看上了,可没把握买多大的,现在拉了于少甫去好商量。上次回东北探家后就没再见过,那时小丫头还不到一岁,却跟她这个从未某面的舅妈很投缘的样子,成天懒在她的身上不肯走。听说现在已经二岁多满地乱跑了,有时候还在电话里奶声奶气地叫舅妈呢。

于少甫是跟刘苏去了,却一路上皱着眉,一幅苦大仇深的样子。待衣服买回来,刘苏也是窝一肚子的火。

到家六点,淘米做饭。于少甫把个锅碗弄得乒乒响,冰箱门摔得哐哐的。婆婆搞不清状况地瞅了他们几眼,倒也没问什么。刘苏心里窝火得很,开门就出来了,可走了几步一想又觉得不妥,毕竟老人在家自己跑了又算什么?她想起包里还装着董叔送去冲洗照片的单子,照片还没有取,就去了一趟冲印店,也趁好去消消自己的火气。

可等她取了照片开门进家时,却遇上了于少甫惊讶而挑衅的目光,让刘苏觉得那意思分明就是:你不是走了吗?干吗又回来!